深刻领悟新思想 深入践行建新功——基于“全生命周期”学生成长目标导航工程智慧化的几点思考

发布者: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发布时间:2023-06-13浏览次数:10

自学校党委动员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学生处党支部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总要求,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党委制定的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主题教育,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深学透,自觉贯彻落实到学生处各项重点工作中。

一、学思想 强党性:以学增智,激发勇建新功的强大动力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科学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既推动教育本身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命线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正在推动教育深刻变革。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智慧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校园,优化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现代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2019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要积极发展智慧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强化教育公共服务。"

——2020年9月15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要以数字化转型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教育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库,深化应用技术创新,打造智慧校园、优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等,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思想关于教育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时代的必然趋势。新时代要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引领,推动教育发展;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智慧教育,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探索更加灵活、多样、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三是打造智慧校园,优化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为广大师生提供智慧化、数字化的教育服务;四是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深化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应用评价,促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全面落地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教育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论述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强调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主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校园、优化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数字化时代下的评价体系。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打牢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思想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到具体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校园、优化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数字化时代下的评价体系。

二、重实践 建新功: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

(一)“全生命周期”学生成长目标智慧导航平台建设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坚持“以生为本、目标引领、文化浸润、全面发展”理念,数字化智慧化赋能学生成长目标导航工程是势在必然。如何赋能“四五六”行动,暨深化“立德为先、立学为重、立能为强、立身为基” 四立教育,实施“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健体、美育修身、劳育锤炼”五育,打造“思想引领、文化浸润、学业支持、实践创新、心灵健康、生活服务”六个阵地是经贸学工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学校“双高计划”标志性成果的重要维度。

学生处党支部将以学生成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和学生成长数字化平台改革为两大抓手,启动“全生命周期”学生成长智慧导航工程升级,挖掘学生成长综合数据,建立精准学生画像,开展数据决策预测预警,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方位全过程智慧导航,推动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育人“智慧经贸生态”。

(二)平台智慧化建设实现三个转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学生成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和学生成长数字化平台改革为两大抓手,进行智慧化升级过程中要重点实现三个转变,助力实现高质量智慧学工、智慧思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实现学生成长综合数据从分散、粗浅加工到集中、科学画像的转变。依托学校数据中台尽可能全面地汇集学生数据,连接学校内数据孤岛,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第一、二、三课堂的所有活动数据进行采集和积累,以及主动引导学生科学设定目标、引导学习实践、诊断改进目标实现,实现学生为成长和发展所付出努力的数字化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研判,找到经贸学子的特点,进行数据可视化描述,即采用成长树来呈现,将学生特点以一种更加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将这些数字化的描述分类打包,提供给各专业教研室和大学生生涯规划研究团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诊断,将学生成长发展的数据加工深化、细化,推动学生工作从数据的粗加工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二是实现学生教育管理从监督、管理和应对向预测(警)、服务和导航转变。基于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学生数据智能决策分析平台将重点转向预测(警)、服务和导航。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时感测、分析、整合学生工作相关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通过学生群体行为的数据可以预测学生发展的新动态,不断更新对各年级学生的理解,对可能出现的学生成长事件进行预测(预警);为每位学生构建个体画像、成长助手以及学生群体画像,围绕学校教书育人目标,对学生个体的思想引领、风险控制、素质拓展、能力提升、心理疏导、成长推荐等各种需求做出智慧响应,并实现学校和老师的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决策。

三是实现育人品牌活动组织实施从单一思维向矩阵思维转变。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够详细地描述每个育人活动的受众群体特点和诉求,从学生特点和诉求出发,不断调整品牌活动内容,使之与学生更为契合,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思政教育活动的认同感,增加参与度和扩大影响力。一方面重点挖掘各项教育活动的交叉点,以此为契机,将具有共同教育目标的活动进行整合和提升,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另一方面重点分析同时参与多项活动的学生特点和需求,详细勾勒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点需求和个性化需求,进而打造能够满足学生多项迫切需求的品牌活动,多方面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党委工作部门,我们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深刻领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主题教育,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折不扣在学校学工线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部署。在抓实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深学透,推动主题教育在学生工作线走深走实,更好肩负起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


作者:党委学生工作部 胡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