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梦歌曲吹响主题教育的号角 用中国梦歌曲凝心铸牢团结之基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3-05-29浏览次数:1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全国上下最为催人奋进的时代旋律。为了讴歌中国梦、阐释中国梦、唱响中国梦,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激励人们积极投身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中国梦”主题创作歌曲把理念和价值观念融汇在艺术语言、艺术情感中,融汇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发挥文艺作品引领风尚、温润心灵的作用,以巧妙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展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中国梦主题歌曲蕴含着丰富的新思想、新观念等政治文化信息,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以最富感染力、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准确、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这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事关全局的一件大事: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主旨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稳人民立场,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完全契合。

一、中国梦歌曲的价值诉求符合主题教育的目标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主题教育知识目标是要深入理解其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主题教育的情感目标是增强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拥护;主题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帮助党员树立理想信念、引导党员自觉承担时代使命。“中国梦”主题歌曲是新时代的文艺作品,当代文艺家们正以习总书记“新时代文艺思想观”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来弘扬中国精神,一首首有筋骨、有温度、有信仰的歌曲,充分展示了人们对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真切感受与真诚情感,彰显出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弘扬了开拓进取精神与团结一致力量。完全符合主题教育的目标。

二、中国梦歌曲的艺术主旨反映主题教育的内容

“中国梦”主题歌曲蕴含着丰富的新思想、新观念等政治文化信息,歌曲内容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与之对应的新时代创作歌曲。如歌曲《 中国之梦》《共筑中国梦》《百年一梦》等阐明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的要求不算高》《走在小康路上》等歌曲反映了老百姓在住房、医疗、就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文化复兴》《中华好家风》讲忠孝、扬诚信、讼民族;《美丽中国走起来》《看不够美丽中国》更是歌唱祖国大好河山,呼吁守护金山银山,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符;《小康时光》《富强之路》《奔驰在祖国大地上》等歌曲充分反映了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人民获得感不断提高的现实,可作为深化改革、小康社会、经济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等部分,与习近平经济思想相契合;《依法治国兴天下》《法治的春天》强调法律至上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军战歌》《四有军人歌》表现了强国必先强军的辩证关系,传播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丝路新绿》《和平命运共同体》更是表达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主张,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可用资源《新的天地》《国家》表达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一种家国情怀;《天耀中华》诠释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幸福中国一起走》《山笑水笑人欢笑》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诠释了生态美学中“诗意的栖居”的和谐理念;《复兴的力量》《向往》表达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不胜枚举的新时代中国梦主题歌曲歌颂党党的历史功绩、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中国梦歌曲的艺术表达丰富了主题教育的形式

在主题学习中党员要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部分理论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楚“为什么”“是什么”“怎样了”。因此在主题教育中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观摩政论片、分析讲授形式,会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梦歌曲在主题教育中的运用以歌曲艺术为载体,通过歌曲背景介绍、歌曲赏析、歌曲学唱等方式,以集体活动形式来引导党员对政治现实进行感知的过程。总之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可以将中国梦歌曲安排在每次主题教育活动前的预热,也可以放在主题教育中来诠释合适的内容或者作为休息间隙的背景音乐,也可以放在每次主题教育活动尾声阶段来强化学习内容和点题。主题教育中运用新时代中国梦主旋律歌曲的多种组织形式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建望